​为任正非放弃读博的郑宝用:38岁已为华为赚百亿,为何退居二线?

为任正非放弃读博的郑宝用:38岁已为华为赚百亿,为何退居二线?

郑宝用

2018年,媒体捕捉到了华为开山鼻祖郑宝用的身影。已经50多岁的他,成为大同市某公司的发展总顾问、智囊团一员,生活十分充实。

曾经的郑宝用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却放弃了攻读更高学位的机会,拿着微薄的工资,伴随着华为的成长。待华为兵强马壮之际,郑宝用却退居二线。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生而贫穷,自强无惧

与同龄的孩子相比,郑宝用的童年是不幸的。出生于贫穷之家,郑宝用自小便节衣缩食。

尽管如此,郑宝用的父母却十分开明,坚持送孩子们上学。小小年纪便十分懂事的郑宝用十分勤奋,每天五点,郑家便已经能听到朗朗书声。

1978年,刻苦的郑宝用成为了长乐一中的学生。学校距离郑宝用家十几公里,为了省下读书的时间,他选择寄宿在学校。

那时学校的生活环境恶劣,郑宝用和同学们的床,仅仅只有40厘米,尽管如此,他却始终咬牙坚持。

郑宝用家庭困窘,其他的同学吃大米、稻谷,他却只能靠父母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番薯丝度日。每逢放假回家,郑宝用都需要背着书包,扛着番薯,走整整两个小时的路。

以郑宝用的家庭状况,一双鞋子已经是奢侈。然而上学、放学,他都需要长途跋涉,极费鞋子。

为了节省这笔不必要的开支,郑宝用便选择光脚走路,走了整整2年。临近毕业,郑宝用的脚上,已经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正是因为认识到家庭条件的差距,郑宝用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晚上十点,宿舍熄灯后,郑宝用便一个人悄悄地前往厕所,借着昏暗的灯光继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的那一年,他以接近于满分的成绩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成为高考状元。

作为全市的骄傲,政府奖励郑宝用100元。

他将其中的40元拿出补贴家里,自己便拿着仅有的60元,孤身一人前往陌生的环境。后来,郑宝用选择了激光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为了赚取生活费,郑宝用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他自学修电脑、修电扇,大学期间从未接受过家中的救济。

也正是这些“兼职”的经历,让郑宝用掌握了计算机、自动化、电力以及无线电专业的知识。

毕业后,郑宝用留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那个时代,大学老师无疑是最吸引人的职业,然而郑宝用的心中,却有着更大的目标。

兄弟联手,华为脱困

1989年,郑宝用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心向学的郑宝用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即将面临重大的转折点。

一天,在宿舍中读书的郑宝用听到了敲门声,他循声走过去,看到了一张陌生男人的面孔。男人显然十分兴奋,紧紧地抱住郑宝用说道:“宝用,你不认识我了吗?”

郑宝用在脑海中快速地搜索着,突然想起来,眼前的这个男人,是自己的好朋友郭平曾经介绍过的一个老板,名叫任正非,同时也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

那时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任正非意识到:华为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果不及时改变,极有可能沉没于历史长河中。

原来,华为成立两年的时间以来,一直依靠做交换机的中间商,赚取其中的差价维持运营,换句话说,那时的华为就是如今的“二道贩子”。

中间商受制于人,取得的利润也微乎其微,在任正非看来,想要站于不败之地,科技必不可少。任正非希望华为走上科研之路,然而这条路,远比他想象地更加艰难。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通信设备被7个国家的8个公司垄断,其中就包括德国西门子、日本富士通等一系列的强大企业。

中国本土公司想要抢占市场,走出研发之路,不仅需要资金、资源,还需要人才。高科技人才,恰恰就是华为公司缺少的。

任正非一筹莫展之际,恰巧想到了声名赫赫的郑宝用。多年来,郑宝用已经成为光电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实在是华为公司的不二人选。

见面后,任正非给郑宝用讲述了自己的设想,邀请他到华为公司任职。

“你是学过计算机的,现在又学光电物理,吃香的不得了。可惜啊,我对技术一窍不通。”任正非如是说。

然而那时的郑宝用,是清华大学的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博士学习收尾近在眼前,他不想自己受到任何影响,便婉言拒绝了任正非的邀请。

任正非心中清楚,想要在科研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郑宝用是自己最后的希望。已经被逼入绝境的任正非,直接将自己的铺盖拿到了郑宝用的宿舍,在他旁边睡下。

在此期间,任正非多次与郑宝用交谈,提起了华为公司的困境,也表露了自己的忧愁与焦虑。

近一个周的时间内,郑宝用逐渐被任正非的志向与计划所折服。在任正非的不懈努力之下,郑宝用最终被打动,加入了华为公司。

那时郑宝用距离清华博士毕业,只剩下了一个月的时间。为了华为,为了任正非,郑宝用还是放弃了奋斗多年的学业。与此同时,郑宝用也赌上了自己的一生。

郑宝用来到华为公司不久,便被任命为总工程师。任正非在公司亲昵地称他为“宝宝”,并且直言他一人可抵上一万人。

而他也不负众望,1990年,郑宝用率领华为的科研团队研究出配件板件SKD半散装,助华为逐渐脱离中间商的身份。

那时华为处于最艰难的时期,郑宝用每个月的收入,也大大低于平均水平。

对此,郑宝用从未有过一丝怨言。在任正非和郑宝用的带领下,华为公司的凝聚力空前绝后。

1991年,任正非拿出了全部的资金,在深圳租了一间写字楼,开启了最重要的研发阶段。郑宝用带领手下设计了电路主板,编写了数控程序和整机调试。

三个月后,BH03交换机横空出世。经过专业部门的检测,交换机正式进入市场。华为一跃成为通信领域的王牌公司,终于走出了困境。

1992年,华为实行工号制,进入时间越早,分得股权越多,郑宝用却是一个例外。不论在何时,他的工号始终为0002,仅次于任正非。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郑宝用都被称为华为公司不会失败的“天才”,然而不久后,他便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滑铁卢。

在郑宝用的领导下,1993年,华为科研团队成功研发新系列产品:JK1000。对郑宝用有着极大信心的华为员工摩拳擦掌,以期实现新一波的销量高峰。

令人们意外的是,不论相关部门如何宣传,新产品的销量始终没有较大起色,维持在几百台左右。

众人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后才发现,KJ1000使用的依旧是模拟技术,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的侧重点已经从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

也就是说,郑宝用研发的新产品早已经落后于时代。毫无疑问,JK1000这一“废品”的面世,给华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可估量。

一向夸赞郑宝用的公司成员们纷纷变了脸,一时之间,郑宝用站在了风口浪尖。在此关键时刻,任正非依旧力挺郑宝用:“我相信你,放手去干吧!”

郑宝用大受鼓舞,向任正非立下军令状,一定带领华为走出困境。是以,在郑宝用的领导下,华为成立了C&C08机的研发团队,向着更高的科技目标迈进。

一系列的成就实现后,郑宝用的上升态势已经势不可挡,几乎成为公司只手遮天的技术大佬。

然而不久后,任正非却产生了新的想法。正如他所说:

“任何一个公司或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

任正非希望在公司内部构建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为此,他提出了引进新人才的措施,另一位技术大佬李一男,便是在此浪潮中异军突起的新人。

风头正盛的郑宝用与新人李一男,实际上也颇有渊源。曾经的李一男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而郑宝用却是那里的老师。

李一男大学尚未毕业,便凭借着出色的能力获得了进入华为公司的实习机会。作为郑宝用的学生,他备受照拂,也被寄予厚望。

事实证明,作为郑宝用的学生,李一男的能力也丝毫不逊色。他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成熟想法,几乎可以与郑宝用比肩。

1993年,李一男完成学业,正式进入华为公司,短短一段时间,他就成为了华为工程师。

不久后,李一男再次被任命为主任工程师,其升迁的速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后来,李一男便成为了郑宝用的助手,二人合作开发C&C08 项目。

同任正非一样,郑宝用也十分爱惜人才。李一男初来乍到,郑宝用担心他无法尽快适应,便一直给予他照顾。

郑宝用总会带着李一男加入大家的娱乐局,在郑宝用的帮助下,李一男也很快地融入华为的科研团队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郑宝用和李一男的共同努力下,华为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95年,C&C08数字局用交换机通过了鉴定,引领了科技风潮。

后来,C&C08的交换机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邮电部宣称:C&C08数字局用交换机,几乎可以比肩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远远超出同类型的产品。

C&C08 项目大战告捷,众人兴奋不已。后来,李一男手中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郑宝用的权力则逐渐被架空。

李一男步步高升,掌握生杀大权,便不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其中自然也包括自己曾经的老师郑宝用。

郑宝用看不惯李一男的行事风格,二人时常发生争吵。那时候,郑宝用与李一男的矛盾,几乎成为整个公司心照不宣的秘密。

2000年,李一男决定离开华为自立门户。与此同时,李一男也带走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与人脉、资源等,给华为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目睹了李一男的闹剧,任正非忽然意识到:郑宝用才是真正忠心于华为之人。是以,华为更加重用郑宝用。

事实证明,即便在此前的郑李斗争中元气大伤,郑宝用依旧宝刀未老。

他带领团队建立了网络运营分销渠道,大大提高了华为的收入,助力公司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

在郑宝用的努力下,华为公司逐渐走出短暂低迷,遗憾的是,最大的功臣郑宝用却倒下了。

2002年,华为公司进入了最重要的发展阶段,郑宝用却突然在办公室晕倒。

同事紧急将其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郑宝用患上了脑癌。而那一年的他,还不到40岁。

得知这一消息,任正非十分关切,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到美国最著名的脑科医院。

为了让郑宝用没有后顾之忧,任正非还为他提供了高达千万的治疗费。

在治疗期间,任正非经常前往医院看望郑宝用,兄弟二人之间的隔阂,在生死大事之前消失殆尽。

在众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郑宝用基本痊愈。然而医生百般叮嘱,郑宝用已经不能像从前一般拼命,他需要卧床休息,少思虑,少挂念。

自此,郑宝用不再担任核心研发部门的主心骨,而是逐渐退居二线,协助任正非。

自立门户之后,李一男率领的港湾网络,在信息技术领域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06年,在郑宝用的出谋划策之下,华为成功收购了港湾网络,解决了李一男这一心腹大患。

2008年,华为面临着转型时期。考虑到收支对比的问题,任正非认为华为的终端业务并不具备为公司带来利润的能力,便计划以5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

在此关键时刻,退居二线的郑宝用大胆献策,他说道:

“我们研究认为,未来的电信业将是客户端、管道和云三位一体的,终端决定了需求,假如我们抛弃了终端,就等于抛弃了华为的未来。”

这一次,与郑宝用共患难的任正非选择相信他,华为的终端服务因此保住。也正是由于郑宝用的进谏,才有了华为如今的荣耀。

2013年,郑宝用低调回归华为。2019年,华为终端业务的利润达到了57亿美元,成为引领运营商、企业、终端的综合性公司。

事实证明,郑宝用当年的选择,是华为长盛不衰历程中的关键性一环。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逐渐走向世界。然而在人们的谈论中,却再难出现郑宝用的身影。曾经华为公司的“二把手”,如今在哪里?

即便已经不在“前线”,通信江湖上却依旧流传着郑宝用的传说。

有人说,郑宝用已经辞去了华为的职位;有人说,郑宝用仍然默默守护着华为,只是不会出现在荧幕前。不论如何,郑宝用永远都是华为的守护者。

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曾说过:“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华为创始人之一的郑宝用,在无数个废寝忘食的夜晚挑灯夜战,为了振兴科技的理想,放弃了原有的辉煌生活。华为日渐辉煌,又何尝不是郑宝用的成就?

郑宝用是带领华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冲出重围的战士,他的健康,也牵挂着无数人的心。

现如今,郑宝用的病情基本稳定。半隐退状态的他,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尝试慢下来的生活。于病中的郑宝用而言,这也是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1]《山西老年》,2019年7月1日,《站在矮处得人心》

[2]《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月30日,《华为前“二号人物”郑宝用回归》

[3]《经济日报》,2013年2月20日,《华为“蓝军”二三事》

相关推荐

​1998年,43岁的世纪贼王张子强被处决

​1998年,43岁的世纪贼王张子强被处决

63

1998年,43岁的世纪贼王张子强被处决 1996年,一桩惊天动地的绑架案在香港发生: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被劫匪绑架,最终支付给劫匪赎金10亿港元。 而这次绑架案的主犯张子强,一人就...

​峨嵋派概况

134

峨嵋派概况 峨嵋派之得名,是以上古修仙学道圣地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 峨眉...

​宋哲元

​宋哲元

186

宋哲元 宋哲元幼年家贫,刻苦读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军,入北洋陆军陆建章部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任冯玉祥的第2营哨长(哨长相当于排长)。...

​晚清军队近代化的第一个老师-洋枪队

​晚清军队近代化的第一个老师-洋枪队

129

晚清军队近代化的第一个老师-洋枪队 一、华尔洋枪队的成立背景及特点 1860年5月11日,天京。 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太平天国主要军政首脑,在摧毁江南大营的...

​唐朝的完美社畜理想:姚合与武功体

​唐朝的完美社畜理想:姚合与武功体

84

唐朝的完美社畜理想:姚合与武功体 ——读松原朗《晚唐诗之摇篮》 闻一多先生曾说:“晚唐是贾岛的时代”。孜孜不倦的日本学者松原朗用一本书来为这句话做注解。闻先生是这么...

​黄埔三期生之王耀武

173

黄埔三期生之王耀武 王耀武:学籍:黄埔军校三期,字号:佐民,党派:中国国民党,籍贯:山东省泰安县,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生卒:1904-1968,军职: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胡兰成

​胡兰成

113

胡兰成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浙江绍兴人,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年轻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汉...

​关于警衔你了解多少?人民警察99式警衔详解

​关于警衔你了解多少?人民警察99式警衔详解

163

关于警衔你了解多少?人民警察99式警衔详解 中国人民警察从1992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开始实行警衔制...

​辛弃疾最经典的十首词,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辛弃疾最经典的十首词,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66

辛弃疾最经典的十首词,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辛弃疾是南宋最著名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他与北宋的苏轼合称“苏辛”,是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 辛弃疾共存词六百二十多首,...

​黄霑:来的安去也写意,人生休说苦痛

​黄霑:来的安去也写意,人生休说苦痛

68

黄霑:来的安去也写意,人生休说苦痛 前几日在回味港剧经典歌曲,却不想一条弹幕弹了出来“黄霑是谁?一搜他的作品,顿时跪了······ 如果要找一个人,他的笔既能做到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