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世界怎么了?我不知道。”

这是胡迁长篇小说《牛蛙》里的结束语。

其曾获得台湾第六届世界华文电影小说奖首奖的中篇小说《大裂》里的15个中短篇小说都在问同样一个任何人无从回避的问题:

"我们还要活(被伤害)多久?"

这篇小说的作者胡迁(又名胡波)最终用自己的行为做出了回答,他用自杀的方式选择不再继续作战,不再继续被伤害,只留给世人这本彻底的伤害之书。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10月12日,青年作家、导演胡迁(原名胡波)被发现自缢身亡。13日,胡迁图书出版方华文天下、First影展组委会等发布讣告,证实了胡迁离世的消息。

胡迁,本名胡波,生于1988年7月20日,山东济南人,201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16年,胡迁创作的中篇小说《大裂》,获得台湾第六届世界华文电影小说奖首奖,2017年初,出版同名短篇小说集《大裂》。离世前刚刚出版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牛蛙》,并编剧、执导了他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对多数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而言,胡迁的名字稍显陌生,但在近一两年的文坛和电影界,胡迁是青年一代中头角峥嵘、备受瞩目的创作者。最早在《大裂》筹措出版发行时,出版方曾给我们寄来了样书和资料,联系采访事宜。因各种原因,采访未能成行。未成想再次听闻胡迁的名字,却是他自杀离世的消息。

“才华”、“纯粹”和“善良”,是胡迁的特质。活着,却是伤害与被伤害。胡迁的离开,引起了无数相熟或不相熟的人转发、撰文、追忆、悼念。而语言却是这么一样东西:说出的那一刻,它就变了质,像极了活着本身。在种种难以还原的混沌中,我们如何去缅怀他,又有谁有资格去缅怀他?

仅仅过去的一年多,我们在公共记忆中,就经历了政治学学者江绪林、“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台湾作家林奕含的自杀。无论哪一次自杀事件,除了悲痛和纪念,永远伴随着“想不开”“太懦弱”的指责;抑或是添油加醋的“传奇”故事。许多年来,我们都在如何面对“自杀”这件事?或者说,我们都在如何面对“活着”这件事?

为何自缢?

光芒的背后,有浓稠的黑暗

“这个操蛋的世界不配有他。”

谈及胡迁的离世,演员王阳(化名)沉默半晌,吐出这句话。王阳跟胡迁因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结识,合作之后友谊保留下来,成为喝大酒吹牛皮的好哥们儿。“胡波是我合作过的青年导演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不是因为他走了才这么说。”跟王阳一样,“才华”是朋友们试图讲述胡迁

时,最常用到的词汇。

胡迁身上的才华有着灼人的光芒。自缢之前,他刚刚出版了最新长篇小说《牛蛙》,第三部小说也已写好,除了拍摄完成、后期制作中的第一部长片,还有亟待启动的新电影以及舞台剧项目。今年年初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大裂》更成为让评论界和读者们惊艳的口碑之作。胡迁的生活,看起来如同炫目的阳光一般,正不可抑制地铺展开来。

但光芒的背后却是浓稠的黑暗。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大裂》作者: 胡迁  版本: 九州出版社  2017年1月

10月12日,是胡迁好友赵亮(化名)的生日。他们同住一个小区,平时经常串门喝酒聊天。生日这天,赵亮想跟胡迁聚聚,一块吃顿饭,但胡迁的电话、微信迟迟无人回应。因为胡迁常常忘带家里钥匙,便把备用钥匙留给了赵亮。晚上七点,赵亮前往胡迁家中查看,四处不见胡迁,只有他那只白猫静静卧着。转头出门,却在公寓外的楼梯间看到了胡迁悬挂的身体。赵亮形容在那个瞬间,他的“身体里炸了一下”。说完,他沉默着,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却在下一秒无法抑制地啜泣起来。

“这一年,出了两本书,拍了一部艺术片,新写了一本书,总共拿了两万的版权稿费,电影一分钱没有,女朋友也跑了…蚂蚁微贷都还不上。”胡迁对自己这番自嘲式地调侃,成为很多人猜测他离开的线索:电影、感情、经济似乎都陷入了僵局。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胡迁与王小帅在片场。

私下里,胡迁曾跟很多亲近的朋友、出版社编辑、文坛前辈提及他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在制作中陷入诸多困境。这部电影由知名导演王小帅担纲监制,冬春电影作为制片方。但在制作后期,围绕着剪辑版本、署名权等问题,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一度闹到要借助法律途径解决。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胡迁执导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导演费用,因坚持3小时5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本,与制片方产生巨大分歧,最后被剥夺了导演署名权——这部由他编剧、导演的作品,最终却完全不属于他了。我们就此向冬春影业总裁、制片人刘璇求证,她表示不愿对此事细节做更多回应,“现在胡波刚刚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真的觉得去讲任何这些过往不合适。给他一个安宁吧。”

很多朋友提及,第一部长片的遭遇,给胡迁带来了极大打击,戳破了他最初的某些信任和希望。事实上,胡迁的第二部电影项目已经找到投资亟待启动,但胡迁跟朋友调侃,可能再拍一部,也还是会一样,“又被玩儿了”。除了电影创作上的种种艰难,感情上的挫折和不顺,或许也造成了“暗影”的一部分。

这些现实困境跟胡迁的离开之间,有何种关系,成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常年关注生死教育的心理学家陆晓娅分析,心理危机中有一类是存在性心理危机,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有现实的困扰,也可能跟现实不具备明显的因果关系。

昨日影像

胡迁访谈:文学是很安全的出口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导演、作家胡迁

问:看到王小帅导演在《大裂》的序言里写道,你是因为拍电影受挫才开始写小说?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的?文学在你心中的地位是什么?

胡迁:拍摄电影的时候容易受到各种限制,所以毕业的两年在考虑自己还要不要做这个事情,这期间就写写小说。我在一一年底开始写第一个长篇小说。文学对于我是个很安全的出口。

问:听说你读过非常多的书,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喜欢哪些作家?哪些作家对你写作的影响最大?

胡迁:没读过非常多的书,喜欢麦卡锡,劳伦斯.布洛克,理查德.福特,他们很美国,美国文学很好。

问:你是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对你来说学习电影对创作是否有影响?写作和电影在你的生活中分别占据了什么位置?

胡迁:我把电影和文学分的很开,就是一段时间里只能做一方面,因为这两种艺术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其实我还想分的更开一些,但脑子不够用。

拍电影是很麻烦的事,需要的条件也非常繁琐,通常都拍不起来,那拍不起来的时候,总不能闲着吧。写作非常自由,不需要前置条件。现在流行一套说法是手机也能拍电影,这就跟只能用阿拉伯数字写作一样,可以写。

问:在《大裂》这本书中,与书名同名的那篇中篇小说《大裂》在台湾获得了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的首奖,黄立群老师说:《大裂》书如其名,彻底是本伤害之书,每篇小说都怀抱同样一个任何人无从回避的问题:“我们还要活(被伤害)多久?”可以讲一下《大裂》的创作契机是什么吗?你觉得《大裂》的特别之处是什么?

胡迁:二零零八年,我考学第二次落榜,去了家乡的一所专科学校,在里面待了四个月,课程很水,宿舍也不装网络,每天我就去网吧通宵看电影,基耶的《十诫》是两个通宵看完的,每天看五个,再一天看《红白蓝》,那阵子是一直看电影,因为郊区确实如小说所写,什么都没有,一片荒芜。网吧是学校经营的,晚上九点开始通宵,下午起床后我去隔壁打打牌,有时在自己宿舍里打打牌。然后是二零一四年,我直到毕业都不能不受限制地拍电影,想着考了这么多年学图什么呢,就重操旧业开始写小说,最开始是《大裂》。

因为我念过这两个大学,一个属于全国最垫底的学校,一个算是好学校,而这个所谓垫底的学校,我查过资料,中国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这种大学,电影学院状况要好很多。但我觉得这个时代的青年,痛苦的地方都差不多,也就是说环境、家庭、周围是什么人,都改变不了他们本质上的无所适从,当然有些活得太轻松的人另当别论。我写《大裂》,也许是为了让自己记住那段日子,混乱不堪,但有其野蛮的生命力,而电影学院的生活非常无聊。

这个小说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想真实地描述出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大学生”他们过的日子和面临的状况。如果硬要说,真实可能是特别的地方。

问:有人说你的作品会让人感到颓废、丧气、绝望的负面情绪很多,你对此怎么看?

胡迁:谁说的呢?那你去问问他,每天醒来,临睡前,或者上班时去饮水机接水的时候,只要他有一瞬间反思过自己,就知道每天都在美化自身的生活。朋友圈发点东西在自己身上贴标签,或者手机里攒了几百张照片等着什么时候给人看。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真正可贵的事物,是在世界的夹缝中,而不是悲观在世界的夹缝中。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会对整个生命的秩序有由衷的感动。

问:你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胡迁:现在我二十八岁了,十几岁时还奢望理想的生活状态,现在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了。

压根不存在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你要选择具有哪种缺憾的生活。

问:有把《大裂》里的故事拍成电影的计划吗?会更希望自编自导还是有希望合作的导演?

胡迁:小说和电影我是分开的,以后也不会拍自己的小说。如果有人想拍《大裂》,我希望不要当做一个青春片,这里面的写的不是青春,是中国大部分大学生,或者叫专科生。人们总是讨论白领群体、底层、既得利益者、创业者,等等人群,这些标签下的人在若干年前还是青年时,人们又都统一美化成青春,这是一个错误的定义。赖在宿舍每天打游戏,无所适从,不明所以地谈恋爱,这个中国庞大的青年群体,不叫青春,这里面是很复杂的东西,复杂得跟加缪的《局外人》一样。比如说这些人不愁物质,一些年龄大点的人就老批判,但人类是不愁物质就能活下去的吗?几十年前没有阶级差异,现在的青年在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就感知到一个巨大的东西了,几十年前都骑自行车的时代有这个东西吗?我是希望当下的青年不要看轻自己的生活,因为你面对的虚无,和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或者战场上一个等待死亡的人所面对的虚无,区别并没有那么大。

问:《大裂》这本书中,你最满意的作品是哪篇?为什么?

胡迁:《大象席地而坐》。

这是今年九月份才写完的最后一篇,写完这篇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个阶段的创作有点成果了。

这个小说对我自己很有意义,就是,我已经彻底否定自己,之后可以走出自己,去写他人的故事了。

问: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是什么?接下来的导演计划是什么?会怎么平衡电影与创作?

胡迁:除了这个马上要拍的电影,我明年要拍的另一个剧本写完了,还有一个电影计划要去做些考察和体验再写。前提都是这部电影不拍砸了的情况下。我现在还有两个长篇小说,如果这本书能卖掉的话就可以出版。前提是这本书能卖掉。

黄丽群老师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四十岁以前会两方面兼顾,之后会只顾一头,看到时候什么样吧,要是拍烂片就没拍下去的必要,写烂小说也没写下去的必要,都烂的话就去上吊。

问:在《大裂》这本书中,有很多故事都给人很真实的感觉,是有哪些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吗?或者您真的经历过?

胡迁:每个故事会有一个源发点是真实的,然后故事发展的情感逻辑是真实的,所有的细节是真实的。你可以把它们看作真实的故事,我觉得会发生,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比我写的更有力量。

我们如何谈论“自杀”?

唐突指责与轻薄想象,成为讲述的两种倾向

台湾作家黄丽群算得上跟胡迁交流最密切的文坛前辈。2014年相识以来,胡迁经常把小说作品拿给黄丽群阅读,也是经由黄丽群推荐,胡迁的小说得以在台湾出版。2016年8月,胡迁赴台北领取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台湾著名作家骆以军做东,黄丽群一道,跟胡迁小聚。席间,两位文坛前辈建议胡迁可先从短篇小说创作开始,作为突破口摸索小说创作的道路。

或许是听进去了此番意见,从台北回来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胡迁密集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并很快由华文天下集结为《大裂》出版发行。虽然创作量不少,但黄丽群认为“胡迁的写作不是依靠那种规律性的勤奋,他很信赖状态和灵感”。胡迁用一种本能的、单纯的冲动推进着他的创作。“妥协,对胡迁来说是脏字”,交谈中,黄丽群如此描述胡迁的纯粹,这种纯粹既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也体现在他的性格和为人上。也正因为这种执拗的纯粹,胡迁的作品往往走向“极尽”,直指人生的绝望,带来极大的压迫感。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作者: 胡迁 版本: 九州出版社 2017年10月 出版方华文天下相关负责人表示,小说《牛蛙》已经有重量级影视公司来洽谈影视改编问题,但还没来得及告诉胡迁,他就已离开。

或许,这种形而上的绝望才是胡迁做出自缢选择的缘由,但种种试图追根溯源的努力,都只能还原部分真相。“我可能有抑郁症吧”,跟朋友聊天的间隙,胡迁会偶尔如此调侃自己。

胡迁的离开令人震惊,但走出一些距离来看,自杀事件一直层出不穷。仅仅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我们的公共记忆里,就先后有政治学学者江绪林、“天才史学少年”林嘉文、台湾作家林奕含的自杀离世。每个人的私人记忆里,或许也总有跟“自杀”有关的记忆。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塔可夫斯基与贝拉·塔尔,是胡迁最欣赏的两位导演。今年夏天,胡迁曾有机会参与贝拉·塔尔的训练营,同期训练营的青年导演透露,贝拉·塔尔对胡迁赏识有加,原本可能担纲胡迁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的监制。胡迁离世后,他的微博粉丝从原来的一千多涨到一万多,很多网友去转发、撰文纪念。对胡迁的“重新”发现和缅怀,珍贵的同时,却也夹杂着沸沸扬扬的无力。但是,谁又能是那个最有“资格”缅怀他的人呢?

这些缅怀当中自然有真诚的悲伤,但那些蜡烛和纪念,让“自杀”变成了一种抽象的叙事,甚至,成为一种被抽空了的“传奇”。多年以后,采访一位知名学者时,谈及生死问题,他一再强调自己小学时就想过多次要自杀,言谈之间俨然将自杀作为早慧的明证,成就传奇的道具。

我们都如何去谈论“自杀”这件事?

很多年过去,每每遭逢类似事件,我们仍然处在这两种倾向之间:要么是粗鲁无礼地指责“想不开”,要么是浪漫化地轻薄想象。

胡迁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提到《大裂》书名的意义这里面是一个很伤感的东西,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灰暗得可怕,你得使尽浑身解数才能扯开点什么,才看到一丝自认为的美好之物,但之后,只要你懈怠了,灰暗会重新堆积。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

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一件无缘无故的事情。

作家胡迁:二十九年的孤独,用自杀来弥合

大笑的胡迁

相关推荐

​厦门高人气网红店合集

​厦门高人气网红店合集

130

厦门高人气网红店合集 有的小伙伴到每个城市旅行,很喜欢去打卡网红店,这里集合几家给都厦门旅行的人做参考,欢迎评论补充更多。1、「磁」Magnet 古董娃娃/咖啡店特色:店里老板...

​这个停播的国产顶流节目里,有所有90后的童年

​这个停播的国产顶流节目里,有所有90后的童年

196

这个停播的国产顶流节目里,有所有90后的童年 对不起朋友们,向来冲浪网速很快的我这次好像晚了一步。 准确地说,是晚哭了一步。 我前不久才刷到一个短节目的片段——大约两个...

​袁咏仪,不甘做「人妻」

​袁咏仪,不甘做「人妻」

143

袁咏仪,不甘做「人妻」 最近一期《朋友请听好》让她姐再次悟到,为何综艺节目都爱请袁咏仪。 放眼娱乐圈,似袁咏仪这般的女星都屈指可数。 有颜值。 出道就是港姐冠军,如今...

​张韶涵能红,是娱乐圈的奇迹

​张韶涵能红,是娱乐圈的奇迹

149

张韶涵能红,是娱乐圈的奇迹 “我是6号易天边,请听我的声音,你会发现有所不同。” 舞台上,一个带着毛线帽的女孩,瞳孔中闪着光,稚嫩的面孔,满是自信。 倏地,屏幕熄灭,一...

​淋浴花洒安装图及尺寸 如何安装淋浴花洒

​淋浴花洒安装图及尺寸 如何安装淋浴花洒

162

淋浴花洒安装图及尺寸 如何安装淋浴花洒 装修房子是一个马虎不得的事情,对于每一个房间,我们都要精心策划,这样的话才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来装修,不管是卫生间也好,还是厨...

​产销同扶 村企共赢

127

产销同扶 村企共赢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产销同扶 村企共赢 ——忻城县发展农特产品壮大集体经济小记 本报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蓝春青 实习生 王佳璐 本报记者蒙进煌通讯员蓝春青实...

​植保无人机为农作物高产保驾护航

113

植保无人机为农作物高产保驾护航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 本报记者 王 晶 通讯员 庞亚鑫 手拿遥控器,眼盯智能屏,在技术人员的指令下,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疾速向农田飞去。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