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犯罪构成条件包括几种

想了解下啥叫“污染环境罪”?其实就是你干了些违反国家规定的事儿,比如说把放射性废料、传染病病原体、有毒的东西之类的垃圾扔出去,或者处理掉。而且这个行为得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才行。比如让别人家的财产损失超过30万元,或者破坏了5亩以上的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等等。

聊聊这个污染环境罪,它的惩罚条款主要就是这么几个关键点:
首先,你得确定自己确实干了些违背法规的事情,比如偷偷摸摸地排放、倾倒或者丢弃那些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物,还有那含着传染病源的东西,甚至是有毒的物质或者其他对环境有害的东西。然后,你干的这些事儿还得对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伤害,比如说让别人的财产损失超过30万元,或者让人家的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少了5亩以上等等。

解析:
关于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需实际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对含有放射性物质、传染性疾病病毒等废弃物进行排放、倾倒或处置的行为;
其次,被排放、倾倒或处置的这类物质必须已达到严重污染环境的危害后果。具体来说,此类行为可能导致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损失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或者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面积达到了五亩以上等多种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三)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四)致使多人重伤、严重疾病,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死亡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环境污染损害有哪些构成要素
1、有污染环境的行为 污染环境的行为,通常以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侵权行为人基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向自然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并造成环境被污染的后果。但有害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开始传播或有传播的危险时,侵权行为人若能采取措施而不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此时污染环境的行为又是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需要注意的是,违反国家的法定标准排放有害物质,固然构成污染环境的行为,但污染环境的行为并不以违反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为前提。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是环保部门决定排污单位是否需要缴纳超标排污费和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而不是确定排污单位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界限。
2、损害事实 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其中,人身损害是指因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被侵害造成的致伤、致残或死亡。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有时具有性的特征,其损害有时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被发现,比如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早衰、人体功能减退等。这种潜在的损害被发现后,也应当作为环境污染致害的损害事实。受害人在诉讼时未发现潜在的损害,在案件审理终结后才发现的,可以就潜在的损害另行。此外,环境污染造成人身伤害,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时,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财产损害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全部赔偿。
3、污染环境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不同的污染源会造成不同的损害,而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并不是由污染物直接作用于人身或财产造成的,而往往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的作用。因此,污染环境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相当困难。在诉讼中,受害人只要证明污染环境的行为以及损害事实的存在,就应当推定因果关系的成立;此时,由侵权行为人承担证明污染环境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环境保护是一直不断发展的项目,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环境保护税法吗,环境保护税法建筑噪声规定有哪些,环境保护税法排污费规定有哪些,以及环境保护税法水电建设规定又有哪些内容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快来了解一下吧!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话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话题,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那么环境污染包括什么,非固态环境污染是什么,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环境污染的范围是什么,以及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呢。

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地位不可替代,保护森林是全人类的任务,森林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拥有的宝贵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已经被严重破坏了,那么森林法中又是如何规定的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森林是我们全人类、甚至所有生物共同的财富,森林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用不可取代,国家对保护森林又有哪些法规呢,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知识!

森林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拥有的宝贵资源,近代以来因为工业发展,这些资源已经被严重破坏了,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如何保护森林资源等问题,以及违反条例会得到什么惩罚,快来了解一下吧!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共健康和生态安全的行为。其犯罪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主体条件**。污染环境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对于单位而言,其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可能构成该罪。 其次,**客体条件**。该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社会公共利益,包括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在我国法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明确规定,因此一旦发生严重污染事件,就会触犯相关法律。 第三,**主观方面**。污染环境罪通常表现为故意或过失。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却仍然实施了相应行为,则属于故意;如果由于疏忽大意未能预见到可能造成的后果,则属于过失。 第四,**客观方面**。这一部分要求具体分析违法行为是否导致了实际损害,包括对水源、大气、土壤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对周围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外,还需考虑排放物质是否具有毒性、有害性,以及其数量、浓度等因素。 最后,在认定犯罪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如果某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超标排放废水,并且经过检测发现这些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那么就很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同时,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对周边居民造成了明显伤害,那么情节将被视为特别严重,从而加重处罚。 综上所述,要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污染环境罪,需要综合考虑主体、客体、主观方面以及客观方面等多个因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使得该犯罪类型在法律适用上具有一定复杂性与专业性。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充分调查取证,以确保公正判决,实现对生态环保事业的有效维护与促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