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如何处理

本篇将详细为大家解答“行贿罪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行贿罪就是指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向国家公职人员行贿。在处理行贿罪时,会考虑行贿的金额、具体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一般来说,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行贿罪如何处理

行贿罪乃是指以谋求不当之利益为目的,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财务输送的违法行为。如何具体地处理行贿罪这一问题,应当全面综合考量行贿的金额、行贿的各种细节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诸多因素。通常状况来说,实施行贿罪者将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制裁,一般情况下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刑罚;若行贿者以谋求不当利益为出发点,情节严重者,或者其行为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则将面临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刑罚;而对于情节极其恶劣,或者给国家带来了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的行贿者,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还需承担罚金刑罚或者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惩罚。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如果行贿者在被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之前能够主动坦白交代自己的行贿行为,那么他们将有机会获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在此过程中,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到关键性作用,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者,依据法律规定,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多次行贿或者向多人行贿的;

(二)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

(三)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的;

(四)为谋取职务、职级晋升、调整行贿的;

(五)对监察、行政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行贿的;

(六)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调查突破、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行贿罪如何去认定自首

坏账准备金认定自首:

首先,对于涉及到的行贿案件,当被告人自行投案后是否供述了案件的主要事实,这一情况应由公诉人员负责提供证据证明。

而关于“主要案件事实”的评估判断以数额为准。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如果被告人投案后能够清晰且准确地交代出主要案件事实,那么他就构成了自首。

其次,如果受贿方举报了行贿方存在的行贿行为,并且在侦查机关对此类犯罪嫌疑人进而采取强制手段之前,犯罪嫌疑人已经在司法机关的劝解和教育下,如实陈述了自身所犯的罪行,那么这种状态应该被认定为是一种自首。

最后,如果行贿方在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手段以后,仍旧能如实供述侦查机关尚不知道的行贿事实,那么同样可以将其视作自首处理。《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行贿罪如何认定罪名

关于对行贿犯罪的认定原则,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究和评估。

首先,行贿方必须持有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明确动机和意图。

而所谓的"不正当利益"则是指那些违背法律规定,或者违反政策、规章、制度所获得的利益。

其次,行贿行为必须表现为向国家公职人员提供财物的具体行动,这些财物可以是货币、实物等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种形式。

此外,行贿的金额和情节也是决定罪名成立与否的重要因素。

只有当行贿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才能构成行贿罪。

通常情况下,行贿金额超过三万元人民币即可视为"数额较大"。

然而,若行贿金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并且还存在向三人或以上的对象实施行贿行为等情况,同样也将被判定为行贿罪。

总的来说,对于行贿罪的认定,需要全面考虑到行贿方的主观目的、具体行为、金额大小以及情节轻重等诸多因素。

行贿罪指为谋不当利益向国家公职人员行贿。处理时考虑金额、细节及后果。一般处五年以下徒刑、拘役及罚金;情节严重或致重大经济损失者,五至十年徒刑并罚金;极恶劣或巨大损失者,十年以上至无期,罚金或没收财产。自首可获轻罚,轻微情节、助破大案或重大立功者,依法可减免处罚。

相关推荐